中考体育分值翻倍,学生跑断腿,家长急疯了?
体育中考火了!家长挤破头,学生跑断腿,这场考试为啥这么卷?
六月的中考季,全国各地考点热火朝天。合肥第七中学门口,早上七点,考生们在老师带领下热身,家长们围在外圈,比文化课考试还热闹。这不是高考,是体育中考!五年来,体育中考分值猛涨,项目翻新,成了家长和学生的心头大事。到底咋回事?咱们一起来看看。
体育中考为啥这么火?简单说,国家发现青少年身体不行了。数据吓人:五分之一的青少年超重或肥胖,超50%的孩子近视,500万中小学生有脊柱问题。2020年,国家连发文件,要求体育中考改内容、改方式,还要提分值。目的就一个:逼着孩子们动起来,练出好体魄。云南的王宗平教授说得直白:“分值高了,家长和学校就得重视,孩子想不动都不行。”
分值高到啥程度?云南最狠,2020年就把体育中考从50分提到100分,跟语文数学一样重。河南去年也把分值提到100分。北京稍微慢点,现在是50分,但已经计划2029年涨到70分。江西从2015年的10分,一路加到60分。分值一高,体育课直接从“副科”变“主科”,家长们急了,孩子也得跑起来。
考试咋考?过去是跑跑跳跳,简单粗暴。现在可不一样了。北京的项目从“8选3”变成“22选4”,想练啥选啥,篮球、足球、甚至跳绳都有。江西鹰潭定了个规矩,中长跑必考,其他项目“6选2”,排球、篮球随便挑。广西南宁更绝,把抛绣球这种民族项目加进去,考得既有趣又有文化味。这样的变化,就是想让孩子不只练体能,还得学会一两项真本事。
评分方式也变聪明了。过去一考定终身,现在不少地方改成“过程+结果”。北京要求四、六、八年级都要测,成绩全算进去。江西南昌每年体测都计分,逼得学生平时不敢偷懒。云南还玩出新花样,中长跑不计时,改成跑够次数就合格,安全又能养成习惯。合肥甚至开始用AI设备测成绩,准得没法作弊。张艳,合肥包河区教育局的副局长,说:“AI测得公平,家长也服气。”
效果咋样?数据说话。合肥今年4.28万学生考体育,45.57%拿满分60分,平均分57.42分。北京延庆区香营学校,平均分49.3分,满分50分,学生体质优秀率从22.7%蹦到51.1%。小学也开始重视,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六年间体测优秀率涨了15%。江西芦溪县的家长曾德喜说,孩子以前老生病,现在体质好了,假性近视都没了,性格还更开朗,文化课成绩也上去了。
改了这么多,问题还有吗?当然有。有些学校“考啥练啥”,学生只盯着考试项目,别的运动不碰。合肥市教育局的陈雪梅直言:“体育中考只是个手段,想让孩子真健康,平时得动起来。”现在各地也在补短板。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搞了个“体育是第一学科”的改革,学生能自己挑体育课项目。江西芦溪镇第三中心学校课后服务开了体育“菜单”,99.1%的学生都参加。国家还要求每天一节体育课,两小时体育活动,时间得给够。
体育中考这事,表面看是考试,其实是场全民健身的“硬仗”。从云南到北京,从城市到乡村,孩子们在操场上跑得满头大汗,家长在场外喊得嗓子哑。这样的场景,说明改革真在起作用。未来咋改?还得看孩子们的需求。让运动变成生活的一部分,考试只是个开始。你觉得呢?体育中考还能咋变,才能让孩子们更爱动?